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二章 平滑之路(1/2)

虽说这工作的事情,都是你情我愿,我给钱,你干活的事情,但是现在的有些私营工厂,给工人的条件实在是不合理。

可是工人还不得不接受,因为有句话说的好,反正中国有的是人,你不干,还有别人干。简直是无耻至极。

黄少闻不指望他们能理解到自己产品价格优势究竟是建立在怎样的人工基础之上的,也就不求他们真的能良心发现,以后补偿这些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劳动人民。

只希望,现在既然签订了劳动合同,那就老老实实的按照劳工合同给钱,不要再横生枝节,弄出什么幺蛾子了。

说实话,别人黄少闻管不了,就是周建雄这,两人同时寻求利润的资本家,而且周建雄身边还跟着一群要赚钱的伙伴,黄少闻实际上也不能管住周建雄在厂子里面究竟怎么做。

也只能讲清楚这里面的利益纠葛,讲明白所谓要求他做到的道德问题,其本质的利益问题所在,然后时不时的威胁一下,以求能压制一下其可能存在的剥削心里。

这话,黄少闻给周建雄说不止一次了,周建雄当然明白黄少闻是真的这么想的。既然黄少闻打从心里是这么想的,周建雄为自身利益所顾,自然也不敢不把黄少闻的话当回事。

“明白,明白。这种事情,我肯定不会干,底下十几个厂子,我都看着呢,他们不敢干这个事情。”

见周建雄再次保证,黄少闻缓缓点头,“行,这一点我对你还是放心的。这次开会你也稍微提一提这个问题,让他们也同样注意着点。”

周建雄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对了,我觉得你之前给一部分企业提供贷款,让他们给设备升级换代的做法,非常好。我看这次你可以把这个行为专门提出来,给自己加加担子,也让他们好好认识认识你。”

黄少闻不了解之前周建雄做事情的具体办法。不过刚才诉苦的时候,他提到的这一点,黄少闻想想,这对国内的企业是个好事情。也可以加重周建雄在这个新成立的联合会中的份量。

周建雄有些犹豫,“这样,会不会风险太大了?”

这么多企业,虽然一家升级个设备也就十几二十万美元的事情,但是加一块,这数量可不在少数啊。

要是给了钱,对方升级了设备,结果最后东西卖不上价,还不了怎么办?这现在还多了个轻工业部,到时候自己要钱说不定不好要啊。

“杞人忧天。你可以找轻工业部,联合设定一个专项基金,事先说好这一年只会提供多少借款,然后借钱的时候好好考察一下对方的实力,这样既避免了有可能存在的重大损失,也能保证你在这个联合会里面的份量。

我跟你讲,你这算是头一炮,第一个参与这种组织的粤港人。等事情办成了,以后发展壮大,在大陆成了举足轻重的人,回到粤港,你看看现在什么所谓的包家,李家,郑家,甚至霍家,会怎么把你奉为上宾的。”

黄少闻三言两句,就解决了周建雄担心的事情,顺带着还诱惑了周建雄一把。

周建雄搓搓手,然后有些不是很相信的问道:“这,这样大的事情,你说最后真的能成功吗?”

自己真的能成为像粤港顶级富豪那样的人物吗?

黄少闻点点头,“好好做事,积极参与,一定能成功。”

然后黄少闻忽然想起后来因为这么做,中国企业被欧洲起诉倾销的事情。又多说了一句道:“跟领道同志讲清楚,一定要请专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法律专家,否则,像咱们这么抢人家的饭碗,人家干不过,一定是要砸饭碗的。”

周建雄点点头,虽然这好像黄少闻刚想到的事情,但是既然是刚想到的,还这么郑重的说出来,那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明白,我一定把你今天给我说的这些,传达到位。”

这话说的,弄的好像参会的不是周建雄,而是他黄少闻背后指挥一样。“不是传达,你一定要真的理解这些话,到时候自己组织语言,铿锵有力的讲出来。

我这么跟你说吧,这种认识,少有人明白,到时候,你讲出来,人家还当你是真正的企业家呢。”

会做生意的人有很多,但真正懂得做生意的人很少,至于懂得自己做的不是生意,而是事业的人就更少了。

从前在粤港的周建雄不懂做生意,后来跟黄少闻合伙做生意的周建雄,在黄少闻的指点下,开始学会审时度势,懂一些做生意的道理了。

但是现在,黄少闻要求周建雄进一步升级,明白自己做的不是生意,而是事业,还是很大的,那种能留名青史的事业。

当然,前提是他真的能做好这些事情。事情没有成功之前,谁也不能肯定结果会怎样。黄少闻知道事情会成功,但是不能肯定周建雄能不能跟上这个历史潮流。

有些人不是能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