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鞋匠(1/2)

几天后,已经没人再谈论关于黄少文毁了经典的事情。

钱风把谱写了出来,黄少文把歌词填上。然后还是耿越,去复印了十几份,每个想要的,都给发了一份。

至于怎么解决看着谱子唱出来,就靠他们自己了。

不过这首歌旋律悠扬,并不复杂。而且重复三次,上次听过黄少文唱的人,基本也都能唱一点。

至于不会唱的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关于女生的信,钱风还是一一写了回信,在信里首先感谢大家的欣赏,但同时也希望能够到此为止。

女生们理解了钱风的想法,写信的越来越少。但每次见面总归还是愿意跟钱风多聊几句。

在黄少文看来,钱风的样子很有点呆萌的潜质。这个词,还是从黄少文闺女那学来的。

还有几天就放假了,寒假前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期末考试。

杨青这个时候倒没再找黄少文说什么宣战之类的话。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急匆匆的出门。路上遇见了也不打招呼,图书馆倒是常见她的身影。不过黄少文经过她身边的时候,分明能感觉小姑娘把自己给无视了。

一直称呼杨青小姑娘,大家也别真的觉得她小。二十岁的年纪,比黄少文这个时候还大两岁。前两次也参加了高考,可惜没考上,今年可能脑袋开窍了,一骑绝尘,以沪市理科第一的成绩考进京大。

杨青认为这是自己努力赢得的结果,所以为了将来,上了大学她要更努力才行。

黄少文认为这孩子典型的叛逆心里,争强好胜,太过要强。

既然她不来烦自己正好乐得清净。

回到宿舍,只有韩卫国一个人在。

“越子不在?这两天他干嘛呢?这周他才修了三台电视,比之前少多了。”

韩卫国笑道:“他啊,最近认识了北电的学生。天天去看他们表演课在讲什么。”

临近期末,课变少了,大部分时间都在自习,只等着期末考试考察学生究竟掌握的怎么样。

黄少文真是服了这小子,“这马上都期末考试了,他就不准备准备?”

韩卫国回道:“准备什么?咱们宿舍数我最笨。除了你,钱风都没他聪明,他还用准备什么?倒是你,你这天天的,天赋又好还这么努力,还让不让人活了。”

黄少文答道:“我可没你说的那么优秀。这个世界比我聪明的人可多的是,我这算得了什么。”

韩卫国和耿越跟着黄少文干修理生意后,每周起码能挣30,像韩卫国,一般至少挣50块。

京城平均工资多少?一个月40块!可他一周就能挣50块,一个月四周那就是200块!

期末结束前还有一周,算上之前的一个月,韩卫国寒假前最少挣了300块钱。

手里钱多了,生活也就宽裕了些。家里老婆收到韩卫国寄过去的钱也是高兴直炫耀。

不过耿越不像韩卫国,一般一周挣多少,他就能花多少,总之是没有剩的。

理学院的人几乎被他认识了遍,没有谁是他没请过客的。

文学院那边也是差不多。可能最近也是觉得认识自己学校的已经很难有挑战性。

所以天天往别的学校跑。这才有韩卫国说的,现在在北电的话。

黄少文不知道是哪出了问题,前世的时候,耿越虽然交游广泛,可也没现在这么凶猛啊?

愣神间,没注意鞋做椅子底下了,猛的一伸腿,结果鞋底掉了。

暗骂一句:破鞋,什么质量这是。

“你先看书。我去校门口找人修修鞋去。”

韩卫国笑道:“你这鞋在西单那边买的吧?那边没几个质量好的。我给你推荐一人,咱们学校校门口附近有个修鞋的,手艺好的很。看我这个,开学从他那买的,一直没坏过。”

黄少文倒惊奇了,修鞋匠卖的鞋居然质量这么好?他们难道不应该希望穿鞋的人天天都鞋坏了去找他们修吗?

“什么样子,我去找找。”

“很容易找,待着军绿帽子,有条裤腿是空的。当时也是觉得残疾人,不容易,所以才买他鞋的。”

黄少文一听居然还是个残疾人,更是肃然起敬。毕竟这个有原则的鞋匠,少见。

果然还是纯真的年代,遇见纯真的人的概率很高。

韩卫国一个,这个鞋匠也是一个。

出了校门口,四处转了转,很快就在西边路口看见一个待着军绿帽子的残疾人。

大冬天的,一双手就这么暴露外京城刺骨的寒风中,上下翻飞的在修着一双鞋。

黄少文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