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6章 开始战斗上(1/2)

就在李牧开始行动的时候,远在赵国南部的赵辰也接到了影杀让人带来的情报。

他一脸沉重的看着手里的布帛,显得十分担心。

毕竟李牧征战多年,兵法韬略都炉火纯青,十分难对付。

“将军,王翦大将军命人带来的命令。让我们前去支援桓齮部,说赵王重新启用了名将李牧,要我们带领本部五千兵马和另外的两万兵马,立刻赶到赵国东南方向的平阳去。”

高顺一脸焦急的跑过来,对着赵辰说到。

“我已经知道了,影杀也刚传来消息,李牧已经率领十万大军去和平阳方向的赵军主力汇合了,我们的赶紧出发,我担心桓齮会出现问题,再加上对手还是李牧,结果就更难以猜测了。

传令部队赶紧准备物资,今天中午立即出发。”

赵辰拿着布帛,朝高顺示意一下,就让他赶紧去集结部队了。

赵辰想要尽早的赶往平阳,前去支援桓齮将军。

“希望桓齮将军,能重视起来,不要被眼前的胜利迷惑,麻痹大意起来。哎!”

赵辰一人对着远方叹息道。

这个时候在赵国平阳县,一支秦军正在收拾物资,帐篷,准备拔营出发。

在这支秦军帅帐中,一个面容粗犷,神情肃杀的中年将领正看着王翦特地派人送来的情报,是有关李牧的。

桓齮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就把情报直接扔在桌子上,还轻蔑的哼了一声:“一个半只脚都快踏进棺材的老人家,有什么值得担忧的。

现在又不是十几年前了,有什么好怕的。

王翦大将军太小心了,等我打败他就知道谁更厉害了!”

桓齮于是不再继续想这件事,他接着出理军务。

这是的李牧已经探明秦军即将拔营继续进攻,他他打开地图,仔细查看一番,决定在敌军必经之路,扎营阻击。

他汇合赵国原有的军队,共接近十五万,谎称十万,大张旗鼓的行军,麻痹敌人,是敌人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人马。

紧接着李牧遵从自己用兵原则,先行做好防守工作,把营地布置的十分坚固,险峻。

他深信一个道理,只有做好防守才能更好的进攻,防守是进攻的前提。

并时刻保持信息灵通,了解敌情。要战胜敌人,必须先了解敌人,掌握敌情。

同时信息交通必须灵敏快捷,迅速传递。

否则,即便掌握了敌情,也会因不能迅速传递而丧失战机。

所以李牧常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这便是谋求保持信息灵通,了解敌情。

李牧准备先行防守备战,试探一下敌人的兵力部署,兵种搭配,战力高低等因素,最后在制定计划,一击即溃。

桓齮一路率领大军前进,听闻李牧已经率领大军十万赶到,在前方宜安(今河北蒿城县西南)驻扎阻挡我军前路。

他虽然有些蔑视李牧,但是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桓齮先是派出大量斥候骑兵,打探四周,防止有敌军埋伏,在让部队呈攻守兼备的阵型缓缓前进,最后在离李牧扎营的地方近十里的地方,扎营休息。

一时间两人呈现对峙状态。谁也没有现行出兵攻打对方,最后过了两三天,桓齮实在是忍不住了,他认为自己好不容易营造出了大好的局面,不能把最好的战机和时间浪费在这里,毕竟兵贵神速。

所以他亲自率领一半的军队出营进攻李牧的营地。

双方一开始就先是爆发了箭矢对射,秦军还携带者众多盾牌,伤亡和守军差不多,最后,秦军直接组成阵型不断冲击赵军的营地,一时间赵军营地摇摇欲坠。

幸好李牧提前布置了很多陷阱,障碍。

顿时就把秦军的攻势阻拦下来,再加上赵军不断熟悉秦军战斗的方式,越来越游刃有余。

毕竟这支赵军是精锐没错,可是他们都是一直在边境和匈奴对战的,匈奴和秦军战斗方式大不相同,一时间无法适应过来。

幸好他们在李牧的指挥下,慢慢调整过来,一下子就压制住了秦军的攻势了。

有不少秦军被赵军的陷阱和护栏给挡住,再被赵军用箭矢射死。

大都数的秦军都是在和赵军肉搏的时候战死的,不是赵军实力太强,而是他们打开的那段通道只有一小部分,不能让更多人进入,所以那些秦军都是一对五甚至一对十,如何能胜。

最后,伤亡实在是很惨重,再加上战果太少,桓齮只好下令全军撤回营地。

此战秦军经过统计战死近万人,赵军还不到五千,实在是战果寥寥。

最后,桓齮只好熄灭了想要通过强攻赵军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