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4章 就是传统的技艺,跟高端扯不上的(1/2)

“老张,你这超微粒子孔蚀刻工艺,听起来就有点高端啊。”

“这工艺,是咱自行开发的吗?”

“你们可以啊!”

范志强赞赏道。

明里暗里的,在打探这种工艺的底。

都是搞技术的人,见到这种先进的技术,范志强心里还是有发痒的。

本以为张志强会讳莫如深,谁承想,张志强是一点不在意。

“高端?”

“这东西,就是传统的技艺,跟高端扯不上的。也就是为了好听,才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张志强说道。

听到张志强的话,众人好奇了。

张老,您这话里有话啊。

高端不高端的咱先另说,这传统的技艺是什么鬼?

这么先进的反渗透膜,使用的是传统的技艺?

这好像有点不搭边吧!

张志强的话,让江明也很是好奇。

难道真的是传统的技艺?

不应该啊!

“你瞧瞧你们,把这东西想象得太高大上了,这东西,就是传统发面的手法。”

张志强眼见众人疑惑的神情,哪会不明白众人想什么。

随后,开口给众人解释道。

“传统发面的手法?”

“咳咳!”

范云强的一口气差点没有喘上来。

老张,你这是越来越离谱了。

你用发面的手法,来制作反渗透膜的粒子孔,这有点扯了啊!

想到这,范云强开口了:

“这,两者有关系吗?”

“有啊,怎么没有!”

“你想想,馒头为什么会那么的松软,还不是因为其内部有无数的微孔。”

“这些微孔,是怎么来的,你们应该清楚吧?”

张志强解释道。

“是发酵后产生的。”

“而发酵的过程,就是是酵母大量的繁殖,然后进行呼吸过程留下的痕迹。”

这...

听到张志强的话,众人沉默了,江明无语了。

这个解释,好有道理啊!

我们竟然无言以对!

合着,这个超微粒子孔蚀刻工艺,就是老面发酵的工艺?

这有点扯了吧!

而且,老面发酵,你怎么起了这么一个高大尚的名字。

看来,老张你也是深知学术圈的规则,明白科研的精髓啊!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这话也证明了,张志强人家说得没错。

果然,这是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的手法,不沾边。

就是不知道张志强的团队,是怎么研究出这种工艺手法。

毕竟,人人都知道老面发酵,但是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人,也是个人才。

实际上,有时科研就是这么简单。

大自然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模仿了。

这些东西,既然能够千百年的存在,自然是经过了岁月的磨合,最适合的。

科研,就是从这些平常的事物中,发现其本质。

然后加以利用。

老面发酵,就是最好的粒子。

虽然知道了超微粒子形成的工艺,但是众人的心中还是久久的难以平静。

这个工艺,对众人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你们是不是以为这个超微粒子的工艺,很简单,有点土?”

本来张志强不想再解释的。

但是眼见众人的神情,张志强还是忍不住的开口了。

没有人回应。

但是通过众人的神情,张志强知道,众人就是这么想的。

“工艺是这样的,但是想要将其落地,却是很难的!”

张志强缓缓地说道。

“超微粒子孔蚀刻工艺,是基于传统的发酵工艺,进行改良的。”

“发面中,使用的是酵母。酵母通过食用面,进行存活,然后繁殖。”

“这是能够发酵成功的关键。”

“但是,超芥子渗透膜,本质上是一种处于塑料和无纺布之间的物质,我们称其为塑纱膜。”

“这种膜,对于酵母来说,是无法进行食用的。”

“而在自然界中,也没有对应的噬菌体。为此,我们进行基因编辑,最终才形成了想要的噬菌体。”

张志强缓缓道。

听到张志强的话,众人惊呆了。

好家伙,这玩意,竟然是基因工程的产物。

要知道,基因工程,随便一个的体量,都是非常大的。

我们算是明白了,你这边大部分的人,应该是研究基因工程的吧!

我们说,怎么研究渗透膜,还需要这么多生物研究的人,原来是用在这里了。

基因工程,这事情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