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78章 实力强!绝不怂(1/2)

“怕什么?他们要硬刚到底,我们就奉陪到底呗!”

“我们有先进的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也有过硬的技术性能和质量保障,更有非常完善周到的直销售后服务!”

“最重要的是,我们目前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用户群体,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口碑印象,而昊天电动汽车才刚起步,没什么好怕的!”

凌峰刚和楚芸萱通完电话,汪焱就信心满满的积极表态。

作为市场部总监,她对芸峰电动汽车的技术、质量、服务等自然是如数家珍,非常清楚自身的优势。

当然短板也不是没有,产能依旧不足,提车周期较长,这已经成为了许多车主们共同的槽点。

像云尊豪华电动轿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有车主一家曾在高速公路上突遭团雾,视线很快受到影响,根本看不清路。

这款轿车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及时介入,代替司机在浓雾中驾驶,刚离开危险地带,就有重型拖挂车撞进了追尾现场,导致多车连环追尾,无比惨烈。

要不是这款车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车主一家肯定会被夹在两辆重型货车中间,和其他车一样被挤成馅饼,全家当场惨死。

这段视频火爆网络之后,那些好不容易才拼搏出一番事业的成功人士,那些身家丰厚的社会精英,他们都纷纷看上了豪华大气、技术先进的云尊豪华电动轿车。

可一分钱一分货。

顶配落地将近八十万的这款车,自然零部件更多、技术更复杂、工艺要求更高,就连出厂检验的标准也更高、环节也更多。

高标准严要求,直接导致这款车的生产交付速度,目前每月只有一万五千辆。

虽然每月一万五的交付速度,已经足够让汽车同行们羡慕嫉妒,很多车每月的销量都不到一万辆,三五千就已经算不错了。

但是这款车目前累积的订单超过二十万辆,也就是说哪怕不再有人下单,公司不扩充生产线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也要忙活一年多,才能消化完所有订单。

而这意味着什么?

很显然,有车主需要等一年多才能提到车。

今年下订单,要后年才能提到车。

这自然让很多车主受不了。

而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

有许多车贩子,已经把倒腾云尊豪华电动轿车,做成了一桩生意。

知道谁提车了,就想方设法的弄到车主信息,加价让车主卖车。

车主78万到手的新车,车贩子直接就敢加3万甚至5万让车主转手。

而车贩子之所以敢如此砸钱,当然原因在于有很多人,不愿意下单买新车,因为等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多。

因而他们愿意,多花几万乃至十几万,从车贩子或者其他车主手里买准新车。

只是如此一来。

一直抵制‘加价提车’的芸峰电动汽车公司,还是间接的让车主们加价提车了,而多加的钱,还并不是被公司赚了,是让车贩子或者车主给赚了。

尤其气人的是……

能花六七十万下单购买云尊电动轿车的车主,往往也并不差钱。

人家好不容易等到新车到店,喜气洋洋的把车提回家了。

结果车贩子不知道从哪儿弄到了他们的电话,狂轰滥炸似的询问要不要卖车。

人家买车几十万都花了,会为了区区几万块,就把刚到手的新车转手卖了?

这种车主肯定有,但绝对是极少部分。

而越是数量少,就越容易刺激车贩子们,更频繁的联系车主、加更高的价格。

每年的春节前都是销售旺季,因为很多人都想买车回老家。

而在这旺季之中,备受推崇的云尊电动轿车,二手车价格直接破了百万。

有人把一辆开了两个月的车转手卖了,直接挣了三十多万,曾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因为在大家的认知里,汽车是消费品,是到手之后就要贬值的玩意儿,哪怕刚提到手的新车还没开出4店,卖二手车都要掉价不少。

然而……

云尊豪华电动轿车,却硬生生的用有限的产能、庞大的市场需求,创造出了二手车比新车还贵不少的奇葩现象。

也正是因为产能依旧严重不足,凌峰才决定在汉武市,新建一座超大型电动汽车制造基地,让整个公司的汽车年产能突破一千万辆。

而公司造的电动汽车是如此受市场欢迎,汪焱当然并不害怕昊天电动汽车。

一旁的蒋小伟,与信心满满的汪焱不同,他是满脸的愤慨。

“其实全世界的人都很清楚,米国的艾瑞·利克斯剽窃了我们公司的技术,他公司生产的电池电机电控,完全就是侵犯了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

“钱濠和韩少宁肯定也很清楚这一点,可他们依然成立昊天电动汽车公司,并和艾瑞·利克斯合作,引进他公司仿造的电池电机电控,用于生产电动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