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59章 真正的大杀招(1/2)

亚瑟大惊失色。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

他是做情报出身,商业并不是他的强项。

他更多的时间,也是在考虑政治权谋、大国利益之类的。

还真没花时间,仔细的去研究一辆小小电动汽车,竟然能蕴含如此之大的商业能量。

而一旁的秘书,等亨特说完之后,就小心提醒道:

局长,我这里有一份某斯拉在华国建立工厂之后,各大零部件产品的供应商清单!

快给我!???.biuai.co

亚瑟连忙拿过平板电脑,仔细阅览。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管理。

可电池部分中,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保护壳等都是华国企业制造的。

而管理系统设备中,传感器、控制电路、散热器等也是华国制造。

电机自然不用说,更是如此。

最让人触目惊心的,还是车身、底盘、中控、内饰等等。

以车身为例,不管是冲压的铝合金材料,还是车身模板、冲压件,都是华国制造。

至于车内的方向盘、座椅、玻璃、液晶显示器等等,车下的转向机、制动器、轮胎、轮毂等等,也都是华国制造。

再加上其他各种零部件,整个列表看完之后,亚瑟就一个感觉,某斯拉的车应该称之为华国制造吧?

因为除了车子是某斯拉设计的,软件程序是他们自己开发的。

其余的任何东西,都是华国大大小小几十个供应商,给他们搞定的。

他们在华国投资建设的超级工厂,基本就只是负责组装喷漆调试而已。

所以这个列表,让亚瑟看得心惊胆战。

更让他扎心的是

一旁的亚瑟,还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说道:

这还只是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的情况更加恐怖。

可以说离开了华国大大小小的上万家供应商,我们的高科技产品,其实根本就制造不出来。

换个说法就是,我们畅销全世界的各种高科技产品,其实基本都出自于华国制造,他们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几乎承包了工业产品所有的生产制造环节。

局长您要是不相信,你现在就可以把苹果的总裁叫来,当面问问他,如果不让华国的企业参与任何环节,他家的电子产品还能造出来吗?

我相信他只会给你一个答案,那就是根本不可能!因为他们苹果如今基本就只是一个设计与研发公司,生产制造全都外包了出去,是典型的全球产业分工。

这样的好处,当然是只要做好了供应链管理,就可以确保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从而全力确保产品更快更好的换代,以便于稳稳占据市场赚取丰厚利润。

如今你要是强迫他,必须在咱们国内找厂商,给他生产制造,在国内重新搞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他根本就做不到。

一部智能手机,大大小小起码有数百个零部件,如果每一个都非得要在国内制造,那么需要建很多工厂、配置很多生产设备、聘用并培训数万名工人。

你算算,这得花费多少钱?耗费多少时间?等咱们国内的供应链终于完善了,华国那边都升级进入下一代了,这怎么追也不可能追得上了。

亚瑟唇角微抽,紧皱眉头的说道:那你为什么还提议,大力扶持艾瑞middot;利克斯,大规模生产制造电动汽车呢?

亨特不急不躁的说道:因为相比于智能手机之类的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其实还相对简单一些。

而且我们原本就是一个汽车工业大国,两大汽车巨头通涌和伏特,毕竟也快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虽然以前都是生产制造燃油汽车,但在汽车主要零部件上,配套的厂商还有一些,转型开始造电动汽车,也并非毫无基础。

某斯拉现在是吃到了华国制造的甜头,他们在华国的供应链也非常完善了,逼迫他们搬回来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倒不如扶持艾瑞middot;利克斯。

一旦他的公司发展起来了,一辆辆电动汽车源源不断的生产下线,那么我们的产业链就会逐渐的完善起来,如果成本降到足够低,某斯拉也必然会回来。

亚瑟将平板递还给秘书后,一屁股坐回老板椅。

叼着雪茄,开始大口大口的猛抽。

他觉得亨特的建议是挺不错,但总觉得哪儿有问题。

总觉得不完美,仿佛缺了点什么,但又说不上来。

亨特弹了弹烟灰后,深吸完最后一口香烟。

我认为这场持久战,最根本的角逐,就是比拼谁的工业制造能力更强!

不管是高端的还是中低端的,如果我们既能造飞机造芯片,也能造家电造日用百货,那么我们彻底不用受制于人。

否则我们光是有霸权,又有何用?又不敢和他们真刀真枪的干一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