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23章 别死要面子活受罪(1/2)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浦和向田神情激动的急问道。

叁本振义默然无语,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紧攥着支票,浦和向田低着头,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他依然很不甘心。

他心里始终不愿意承认,樱花已经不如华龙。

而这也与他所出生的年代有关。

在他小时候,樱花就已经依附于米利,迅速走出了战争泥潭,依托对外贸易加工,经济迅猛增长。

浦和向田从幼年到青年,刚好是樱花经济迅猛增长,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人们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的黄金时期。

在那二十多年里,樱花人越来越有钱,绝大部分的家庭都买房买车,过上了非常舒坦的小康日子,不少樱花人还走出国门,到处旅游购物,疯狂的买买买。

那时候他们经济繁荣、科技发达、股市房市极为火爆,一跃成为了蓝星第二大经济体,富裕到很多人都忘乎所以,号称卖了东井,足够买下整个米利。

而那时候的他们,也确实是有骄傲的资本。

他们不仅汽车畅销全世界,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特种材料、医疗器械、大型船舶、高速铁路、工程装备等等也在全球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相比之下,华龙那时候多穷?

没有大规模的开放,物资奇缺、民众贫困,工业实力非常薄弱。

且不说那些高精尖的工业设备、工程装备、精密仪表等等。

那些年,华龙连收音机、随身听、和之类的影碟机等等都要从樱花进口。

当樱花都有了高速铁路新干线,而华龙很多铁路线上都还在用老式的蒸汽机车。

可以说在上世纪,两国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彼此之间仿佛相隔了二三十年,根本不属于同一个世界。

也正因如此。

在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浦和向田,当然有着非常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他们那一代人,甚至连西方人都不放在眼里,华龙人又算什么?

他们富有、先进、强大,不由自主的养成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但谁也没想到。

米利终究是蓝星老大。

一个被殖民的小国,赚再多钱,也不过是养的一头大肥羊而已。

当米利对樱花的金融股市房市,来了一场精准爆破。

当国际资本刺破了樱花高速增长的经济泡沫。

大量的财富被西方国际资本卷走,樱花的经济开始走向下坡路。

更惨的是……

当时间来到了二十一世纪。

当华龙全面开放,经济迅猛增长。

当樱花越来越多人年迈老去,残酷的内卷竞争又让不少年轻人不愿恋爱结婚生育。

老龄化的社会越发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创新驱动与阶层流通,社会发展便悄然停滞。

但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竞争一直存在,宛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樱花停顿的二十年,又刚好是华龙迅猛发展的二十年。

双方在各方面的差距,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曾是蓝星高铁第一强国的樱花,被华龙给反超了。

华龙用一条条高速铁路将各大城市相连,用一列列先进的高速列车加快人员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如今无论是高铁的通车里程,还是施工技术、车辆技术、通信技术等等,华龙都已经一跃成为当之无愧的蓝星第一。

他们不仅在其国内,建起了极为庞大的高铁网络,每年输送大量的旅客和货物,还积极走出国门,为其他国家建高铁,一整套的输出他们的技术标准。

更可气的是……

全世界都知道,华龙的汽车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在燃油汽车市场领域难以追赶,因而多年来一直大规模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

华龙就是希望能用大量的补贴,诱导企业创新进取、培育消费人群,促进该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在汽车行业领域的弯道超车。

经过不断的孵化培育、优胜劣汰,如今华龙的汽车工业早已今非昔比。

尤其是凌峰的芸峰电动汽车,更是凭借优异的性能、过硬的质量、贴心的服务,打得众多国际汽车巨头难以招架。

而汽车这种影响行业面广、经济影响大的综合型大众消费产品,谁销量好,谁就能成为工业强国,反之则会工业衰弱。

毕竟生产制造汽车所需要的零部件和各种材料太多太多,汽车卖得越多,自然对上下游众多企业利好越大,要是卖不出去,大家自然都没饭吃。

樱花整个制造业的衰退,便是因为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库存积压严重、开工率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冶金、化工、机械、仪表等众多行业受挫。

新樱花制铁公司,便是受损企业之一。

汽车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