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7章还是拍电影最重要(2/3)

是一个笑话。但在九十年代初,确实根本没用。包括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可以开发的地块遍地都是。这不算什么稀罕东西。

还有就是以港商台商为主的一批外商在集体忽悠——你们内地的商业地块只有五十年,商品房地块只有七十年,这根本不行啊!要不然,价格再便宜一些,再给几百亩地,让我们可以囤地,拖个几十年再开发吧!

内地的那些干部根本不知道,其实香港大部分的商业房产,他们同样也是99年的期限。

之所以那些外商会那么忽悠,无非就是想少花钱、不花钱而已,还想要大肆的圈地。而且真的把内地忽悠瘸了,送出去了不少地,甚至想白送都没人要?

然而李缘还保持着上辈子的老观念——京城这里就是寸土寸金!

既然有了机会,他肯定会尽量争取一下。于是李缘就耐心解释说:“云科,在这里建造几栋商务楼,楼下我们可以开酒楼,四、五层可以开影院。这些我们都能够做到。其他的商铺和办公楼,一部分我们同样能够自用,另一部分可以对外出租。资金方面不需要担心。”

“可……可啤酒厂呢?”云科长脑子还没转过弯来。

李缘笑道:“如果你想要啤酒厂,完全能够搬迁到郊区。在居民区里开厂总不怎么方便。不过说好了,资金方面可能没那么宽裕,也许需要下一步的规划。”

反正就是实话实说。酒厂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呢,绝不会那么快的对外扩张。

云科长总算反应过来:“那么怎么合作?有没有啥条件?”

“你们以土地入股也行,直接卖地给我们也行。合资独资都行。这些事很好商量。”

“这样啊……?”云科长心中不断的琢磨。

李缘笑道:“你就向区里汇报一下。如果有意向的话,双方再谈出一个合作方案。这事并不着急。”

“对对!不着急。”云科长顿时明白过来,这事自己根本做不了主,肯定要向上级汇报。

“那就这样?咱们一码归一码。房子我们继续租,合资的事放在以后再谈?”

“行!就这样!”

“呵呵……”

“……”

……

送给了云科长和林轩一大堆的土特产,大伙儿再一起热热闹闹的勐喝了一通酒,他们俩就兴高采烈的离开了。

随后大扫除的大扫除、大采购的大采购。总算忙碌的告一段落,武永安就哈哈笑道:“你们刚才没看到啊?听说我们要拍电影,他们的眼都直了。前面还在怀疑我们,以为我们在吹牛。哈哈哈……”

虽说其他几个人没有多少见识,但他们又不傻,他们也早已经发觉了云科长他们迥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李缘同样也感觉有点意外,这年代拍电影,地位似乎比想象中还要高哈?

文青时代,确实名不虚传!

考虑了几秒,李缘就说道:“发现没有?想要打开京城的局面,还是要拍电影。所以我们要把顺序重新安排一下,现在的重点就是拍电影。”

说实话,在原先的安排中,京城的事千头万绪,拍电影基本上排在倒数的位置。本来就是陪着两个傻妞疯玩,这又不是什么很正经的事。

但在此时,李缘惊讶发现,拍电影其实不仅仅是拍电影。在九十年代初期,拍电影已经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走到社会上,基本上能够畅通无阻,等于拿到了某种通行证?

所以拍什么电影已经不再重要,什么时候拍?拍些什么?这一切的一切,也变得不重要。只要能把这草台班子搭建起来,在社会上办些事,那就无往而不利?

对于李缘的话,其他人相当赞同。他们本身都全部是年轻人,都是爱玩爱闹的年纪。拍电影多好玩啊?所以最喜欢做这个了。

于是李缘就吩咐道:“那就这样,咱们分工一下:刚子和二郎,你们俩跑工商局。尽快的把所有的证照全部办齐。二哥,过几天你和我一起去见京城电视台的人。”

“凭啥呀?”武永安立刻跳出来反对,“国辉哥年纪大,他比较稳重。我要去电视台,我要看大明星!”

李缘笑骂:“电视台领导都是老头老太太,屁的大明星!”

“这不公平!万一是呢?”

“行行!接着肯定要跑北影厂,还有北电中戏。到时候就带你们去。”

“……”

……

“耿老师,你好你好。”

“小李,听说你以后会常住京城?你的新作品完成了吗?”

“正在写呢。这本书的篇幅比较长,共有十一个分卷。名字就叫《大国崛起》,主要内容就是……”

“这确实应该反复推敲,而且那些资料不好找。哦!章老的关系,这是图书馆的借阅证。这张借阅证等级比较高。可以借阅一些内部资料。”

“谢谢耿老师。”

与京城电视台的见面,李缘是通过了部队出版社耿月编辑的关系。所以今天通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