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91章重点转移(2/3)

开始生产山葡萄酒。”

“就是现在收货的野生山葡萄吗?”

“就是这个。”

“那么宣传广告呢?”

“现在就是试生产。年底之前,对生产销售不作要求。老秦,你是老技术员了,应该很清楚,老配方的啤酒和山葡萄酒根本没有前途。现在先维持好原有的销售渠道。还有,啤酒和红酒的新配方,要抓紧去办。如果你们技术科力量不够的话,可以到外面邀请专家,费用方面可以为你们特批。”

“明白了。”

“……”

……

李氏酒庄的所在地,罗华正带着几个农业局的技术员在忙碌。

其实在葡萄酒,尤其是在山葡萄酒的种苗培育方面,国内的技术力量是相当雄厚的,甚至还培育出了不少优良品种。

比如说,长城、张裕这两大葡萄酒品牌,这应该都知道吧?这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还有在五、六十年代,国内葡萄酒差不多一半的产量,其实就是山葡萄酒,并且以后开发出了不少优良的杂交品种。

如果是自家酿酒,那么鱼头坳这里的野生山葡萄肯定够。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那肯定需要种植葡萄种苗。

像这样的经济作物的种植,最好还是需要专家指导。农技站就这点方便,就算自己不会,农业局内部总能找到合适的专家。

反正缘大户现在根本不差钱。

“罗技术员,你们还在忙呢?”

罗华抬头一看,过来的原来是刘宽:“刘支书,大约需要忙到月底,这块地方可不小。呵呵。”

反正天天有好吃好喝的伺候,走的时候还能拿到几千、上万的红包,罗华他们根本就感觉不到辛苦。

“小罗,咱们这里真能种葡萄酿葡萄酒?”

“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都适合,这些都送到农业局检测过了。就是能不能酿酒?这谁敢保证?又没人尝试过。不过只要这里成功,那倒可以推广。对了,刘支书,正好有事找你。”

“有啥事?”

“缘子通过咱们农业局,订购了100头养殖梅花鹿,差不多这几天就能送到你们村。”

“啊?这么快?”

“全额打款,那当然快。”罗华笑道。由于这是国内的购买,又有各地方农业局的内部关系,无非就是个运输的时间。比国外进口快多了,“还有,以后你们的鹿养殖,我还是专门的联系人。缘子交代过,如果需要专家的费用,他也能够提供。”

“那太好了。就是……缘子好像太会折腾了吧?”

“嗯。确实会折腾。”

“哈哈哈……”

……

此时此刻,李缘正在和索基尔的钱勇通电话:

“勇哥,有啥事吗?”

“倒不是什么其他事。知道桑达吗?就是提供海产品的那位老板?”

“知道知道。”那位就是哈登朋友,开鱼类加工厂的老板。

“他想问问我们,要不要大批量的大黄鱼和带鱼?”

李缘就有些奇怪:“索基尔不是没有那么多的货物吗?说好了半年、一年一次?”

“原先确实是这样,索基尔这里没有。但临近的其他非洲国家有啊?桑达就通过关系,联系了他不少朋友。就是不知道国内?”

“哦!多多益善,只要能保证流动资金,国内肯定没问题。”

李缘背后有一整个国内市场,比整个非洲大陆的市场都要大,还会在乎他们顺便捕捞的区区一些海货吗?

“那就好。桑达想要做的就是分拣包装。不过我琢磨着,为啥我们自己不干?国内的人工……”

李缘立刻打断:“勇哥,咱们不需要碰其他人的利益。钱是赚不完的。告诉桑达,我需要的是一整船的货。我们只做包船。”

只要能做到包船,运输费节省的就是大头,根本不在乎那一丁点的分拣包装。

“缘子,如果这样的话,外汇平衡该咋办?他们那里可不认软妹币?”

这倒是一个问题。毕竟索基尔的市场太小,根本容纳不了多少国内的商品。

“勇哥,还是先答应他。遇到问题的话,还是咱们想办法去解决。”

“……”

这年代就是这么不方便。国际上根本就不认可软妹币,导致许多生意都是寸步难行。还是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咦?

既然如此?那么就……马达岛?

说实话,到非洲大陆做生意,市场环境并不怎么样。之所以之前会挑选索基尔,最主要的就是安全无害,并非是什么热点地区。

说起非洲安全无害的国家,马达岛也是其中的一个。

首先就是孤悬海外,远离大陆,周边海域也没什么油田等资源。导致整个国家都变得死气沉沉,连几次军事政变都变得敷衍了事?

穷的叮当响的地方,抢都不知道该抢什么,军事政变都没有鸟用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