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学一派(2/2)

玄元皇帝,明空女帝尊奉佛门,又有了数百年的三教并行。

直到大晋年间,理学一派开始复兴儒门,打击佛道。理学为了与佛道两家的漫天神佛抗衡,提出了“天理”的说法,又将天理神话之,成为道德神学,儒门由此彻底成为道门、佛门一般的教派,也就是三教中的儒教。至此,儒门才压制佛道,又重得天下。

故而理学圣人虽然不像前两位圣人那般堪称完人,但凭借再造儒门的功劳得以成为仅次于至圣先师和亚圣的第三位儒门圣人,可谓是儒门的中兴之主,也唯有身负滔天之功的理学圣人才能将曾经与亚圣并列齐名的荀卿赶出文庙。

理学圣人和心学圣人的关系就像至圣先师和亚圣的关系。随着世道发展,理学一派过于禁锢人心,遭到反噬,心血一派修补了理学一派的不足,稳固了摇摇欲坠的儒门,可谓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再加上心学圣人的品行,得以成为第四位圣人。

简单来说,理学主张只有一个答案,所有人只能遵从这个答案,也就是“天理”。心学主张没有答案,只有自己去寻找,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也就是知行合一。

心学相较于理学,无疑是更进了一步,更为符合至圣先师的儒学正统,这也使得儒门涌现出了许多英才,比如张肃卿等人,都是心学中人,只是心学只能在儒门上层流行,普通百姓还是更为信奉理学一派订立的规矩,天理就是老天爷,不遵守规矩就要被千夫所指,天打雷劈,故而理学一派在儒门中仍旧拥有极大的势力。

换而言之,李玄都要打破的规矩正是理学一派的根基所在,他们也不得不拼命了。

平心而论,心学受佛门影响较大,理学受道门影响较大,可它们的根本都还是儒学,注定不会退让半步。

高冠博带的老者沉声道:“天理既是规矩,尔等竟然妄图颠覆天理,祸乱天下,其罪当诛。”

李玄都道:“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若是儒门的规矩不再适合这个世道,那便算不得规矩。”

“大胆!”

“放肆!”

“混账!”

数声怒喝同时响起。

可惜都是些神念化身,李玄都只当是清风拂面,充耳不闻。

直到此时,真正能够威胁到李玄都的,还是龙老人。

诸位先贤固然气势骇人,对于真正的长生之人而言,却算不上太大的麻烦。

李玄都横剑于身前,不再多言。

披头散发的狂士微微摇头,脸上流露出淡淡怜悯神色:“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狂士身旁的儒衫之人冷笑道:“既然你要自寻死路,我们便成全你。”

一人伸手指向李玄都:“你已落天网,悔之晚矣。”

李玄都对于这些言语不为所动,一步踏出。

下一刻,李玄都直接踏足城头,与不动如山的龙老人相距不过两丈。

九道身影同时下落于城头之上,将李玄都团团围住。

李玄都手中“叩天门”剑气大盛,较之上次,大有不同。

李玄都已经成功突破至元婴妙境,“叩天门”的威力随剑主境界修为而变化,如今的“叩天门”与当初在李道虚手中时一般无二。

李道虚曾以“叩天门”摧破合道鬼国洞天的藏老人的金身,也曾重创陆吾神。

李玄都说道:“九位联手破了我的‘太易法诀’,那就再接我的一剑,如何?”

话音方落,就见李玄都松开手中的“叩天门”,在御剑术的催动下,“叩天门”以一化九,同时刺向九位儒门先贤的化身。

其中八把“叩天门”本是剑气所化,并无实体,然而这些儒门先贤同样没有实体,任凭其本尊如何厉害,此时根本无法稍稍阻挡仙剑的去势。

一瞬间,八名儒门先贤与剑气一起化作点点流华消散。

“叩天门”的本体则是直奔那名高冠博带的老者而去。

这位老者不愧是九人中修为最高之人,竟是勉强挡住了“叩天门”,不过仍旧是遭受重创,身形飘忽不定。

他何尝不明白一个道理,时过境迁,这个天下已经不是他们在人间时的天下了。

他在彻底回归天上之前,沉声道:“恭请圣人显圣。”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