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2章 地图碎片(2/3)

一个王家大院、一个王世军、一个王大明、一个刘海玉,还有一个竟然是何三姑和王瞎子。

这张地图囊括的地域竟然足足方圆十里之内。

这样一张地图,的确超乎想象。

王大林之所以锁定这样一大片位置,其实也很好确定,因为南北位置几乎已经确认了。

一个是王瞎子的家,一个是何三姑的家。

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南北位置确定,只有东西位置还有些模糊。

按照地图的界限,似乎西边的位置是西沙湖,但东边就有些模糊了。

中间位置肯定是东莎村。

如此庞大的区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东莎村,其实囊括了几乎大半个东莎镇。

但这一切,还都是以东莎村为中心。

王大林走了一大圈,有些地方他根本不熟悉。

只是画了一张东莎村的地图就足足耗费了三天三夜,现在又要去其他的村落,简直不可想象。

绘制一张地图,真的很难。

但是,这应该是国家的集体行为,自己绘制完毕之后能否到有关部门申请资金经费呢?

不过,这也是想想而已。

真要到了申请经费的时候,即使你的地图能够做到万无一失,他们也不会启用。

因为他们不会去冒险,而且这么多事情都让你干了,还要他们做什么?

铁饭碗与混日子,其实是可以相互连通的。

这种社会行为的确令人无奈,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些日子,臧平安只字未提关于蟹子沟的事情。

没想到,买下来之后他竟然无动于衷起来。

如火如荼。

天羽集团很快进驻东莎镇。

王大光的效率也很高,一千亩地,现在几乎已经调出八九百亩,剩下的只有一百多亩了。

其中有些包括一些坟圈子,这都是难题。

无缘无故的让人迁坟,这似乎不合乎规矩。

但没有办法,天羽集团不可能让这些东西留在自己的院子里。

上游已经开始动工。

不管田园综合体能不能成功,大桥是必然要修建的。

上面开始修建一座拦河坝。

很明显,上游要阻挡住一部分水源,而且还要另外开辟出一条支流。

这不是小事!

王大林也没想到,沙河的上游竟然要改道!

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他不知道的世界里,在东莎镇东北方向,早已修建出一座大型蓄水库。

东山县要进行自来水改造了。

因为城市迁徙的关系,以前的水库水资源已经不足以承受整个城市的运行。

所以,他们必须还要重新开辟出一个水库。

这个水库早就开始动工,只是没有人知道要做什么而已。

有些事情,上面不想让你知道,你就不会知道。

现在,正好借助天羽集团的投资,所以这条河道竟然也成了天羽集团需要负责的区域。

天羽集团的预算似乎都在这里面了。

所以,从今以后,上游的河道就要一分为二,一条进入东山水库,一条进入西沙湖。

其实,如果使用西沙湖中的水,似乎要更简单一些。

但是,这其中涉及到一些自然资源的保护,西沙湖毕竟是天然的湖泊,不能随意人为破坏。

而且,从西沙湖到东山县县城,几乎要数十里的道路,似乎不太现实。

这样修建一座东山水库,离着县城只有十里了。

完全符合铺设管道的要求。

更何况,如果从西沙湖引水,需要穿过的村落太多,不符合城镇规划,万一哪一天汛期发生,可能会造成两岸的百姓生命安全。

这样引出一条河流,几乎在一些偏僻的田野里,从而避开人群聚集地,减少了隐患。

更何况,这不是有天羽集团这个冤大头嘛!

正好借助修桥这件事情,他们才会提出这个意见。

只要上游开辟出河道,沙河的水流就会减弱,从而给修桥提供了诸多便捷。

要知道,多少人羡慕东莎镇啊!

现在的一把手更加得意洋洋。

以前县里的那些处科级都对他爱答不理,现在不一样了,仿佛一夜之间,这一把手就成了香饽饽。

王大林从臧平安口中听到了这个消息,内心不禁有些无奈。

如果真的造成这样的局面,沙河的河水减弱,到时候这里的渔民该如何生存?

似乎,从此以后,这里赖以生存的渔民就要告诉这个时代了。

他们从来都不在乎普通人的生活,他们不会顾及老百姓的心声。

但在时代的变革和整个大局的发展过程中,总有人要牺牲,总有人要付出代价。

即使做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