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4章 天圆地方(2/2)

为在河边会安静的思考一些问题,可惜沙河水没有给王大林一个准确的答案。

正当他心灰意冷的要离开之后,他却发现了一些端倪。

“铜币?”

王大林顺手捡起冲到岸边的一个铜币,上面有一些鸟鱼的符文,似乎还有几个文字,却是他不认识的文字。

按照王大林目前的学识,哪怕不认识的符文,他也应该在某些书籍中见过。

可惜,这种符文,王大林从未见过,闻所未闻。

而且,铜币的造型也很奇怪。

在王大林的意识中,华夏的王朝铜币几乎都是圆形方孔钱。

秦朝以后两千多年间,除王莽一度行刀币外,中间都有一方孔,故称钱为方孔钱。

从秦朝的半两钱为最早,中华民国的民国通宝为最晚。

可是,王大林捡到的这枚铜币,除了符文的特殊之处以外,它却是方形圆孔。

与正常的华夏文明相悖。

方孔铜钱应天圆地方之说,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铸钱以此为型。

这枚铜币反倒是四方的钱身之内,挖掉一个圆形的空洞。

其实,按道理来讲,也符合天圆地方的自然规律。

毕竟,生活中的事例比比皆是。

方向盘是圆的,方便面是圆的,但他们却都叫方什么东西。

或许,方就是圆,圆就是方?

只不过,王大林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寻常。

圆形方孔,天圆地方,这是一种自古以来的钱币文化。

钱币也是文化的一种,其中夹杂着诸多做人的道理。

铜钱为外圆内方,做人也需要如此,做事圆滑,但内心保持方正。

王大林生活在沙河边久了,自然也见过不少被水冲出来的东西。

无论朝代年限还是奇珍异宝,他见过好几次。

看着手中的铜币,他似乎感觉不太像是现在的仿制品,反倒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珍品。

“外方内圆?”王大林若有所思:“这圆孔,难道是眼睛?”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