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三零章 考虑大局为先(1/2)

其实孔予祯在来之前,特地去李文军家里跟他聊了一个小时。

他要求李文军支持他,并要李文军说服季家和唐兆年都支持他。

李文军当时淡淡地问:“我为什么要支持你?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好处。更别说你之前还屡次陷害我。”

孔予祯说:“我知道我们之间有过一些不愉快,你来我往,我损失得多,李文军同志好像每次不但没有损失还能赚一大笔。所以这个事情可以抹过了。”

李文军不出声。

孔予祯不紧不慢地说:“孔家控制着全国唯一个对外开放港口。”

李文军眨了眨眼:对,去年才开放的。

孔予祯要是早把这个提出来也没有用处,现在才是最好时机。

那句话说得很对,危机从来都是跟机遇并存的。

孔予祯很聪明,知道这一点。

孔予祯又说:“我能接棒,你们才好用那个港口,出口进口货物。”

李文军定定望着孔予祯:“我能相信你吗?”

孔予祯笑:“你不是最擅长拟定法律文书吗?我们可以签合同。你说服了季家和唐兆年,我就来跟你签。”

然后李文军就立刻打电话给唐兆年了。

唐兆年骂骂咧咧:“你不要替他们讲情,我要灭了孔家,孔予祈是孔予祯亲弟,既然这事是孔予祈干的,孔予祯也不能留着。”

李文军淡淡地说:“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你怎么弄孔予祈我不管,我要拿到港口使用权。以后你想要海城的东西,也可以从这个港口直接出海到港城,而不用像现在一样先要从南北大动脉运到穗城再从穗城去港城。”

唐兆年不出声了。

李文军又说:“孔家要是换其他人来,我们就沾不了边了。再说孔予祯是陶光明的姐夫,不看僧面看佛面,而且这一次孔予祯其实挺无辜的,也是被陷害的。”

唐兆年阴森森地说:“他许诺的事情最好能实现,不然我到时候一样找他麻烦。”

李文军知道唐兆年其实刚才就同意了,多说这一句只是为了警醒孔予祯。

毕竟他的威胁比法律文书还管用。

李文军又给季青辰打了个电话。

季青辰自然没有什么好反对的,季青烟没出事,而且季青韬还参与了。现在不连累到他,还能蹭点好处,他没什么意见。

然后李文军就迅速拟定了合作协议,把钟振华叫来看了看。讨论了其中几点,略作修改,就跟孔予祯签了协议,然后跟随孔予祯一起到了苏市。站在了孔家祠堂里。

-----

孔家家族会议结束以后,孔老爷子专门设宴招待李文军。他坐下后,亲自给李文军夹了一筷子松鼠桂鱼:“李文军同志为我那个不争气的孙子,千里迢迢而来,真是辛苦了。”

李文军忙站起来,微微鞠躬才坐下:“我与孔予祯同志生意上多有往来,这一次孔予祯同志被冤枉,我出面澄清一下也是应该的。”

他把跟孔予祯之间的过节一笔带过,只说是生意上的往来,给了孔老爷子和孔予祯足够的面子。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孔老爷子轻叹:“李文军同志这么年轻,就这么沉稳大气,真是难得。”

李文军但笑不语。

这些夸奖的话,听听就好。

这些老狐狸们的套路都一样,先喂一颗糖,再伸手要好处。

孔老爷子说:“听说你有计划茶县开始搞房地产。我们也挺感兴趣的。以后经济发展,这个房地产可是重点。”

其实孔家有这个资本和基础,却迟迟不动手,一来是被盯得比较死,二来是政策还没放开,条件不成熟。

茶县那地方,天高皇帝远,劳动力多,物价便宜,各种建材生产厂家齐备,最适合做这种工程的试点了。

只有一个问题:位置太偏,又穷,房子盖了,没人来买。

所以他们不舍得砸钱去试毒。

李文军暗暗抽了抽嘴角:原来是看上这个了。

这老爷子虽然年纪大了,眼光却比很多年轻人还先进还新潮。

房地产业规模大、权重高、链条长、牵涉面广,对上下游相关产业带动效应强。关键卖地能增加财政收入,有钱投入搞基建。

这年代能有远见卓识预测到房地产会发展起来的人不多。

李文军不知道他们具体要干什么,所以顺水推舟回答:“是,是打算小打小闹玩一玩。”

小打小闹?

孔老爷子和孔予祯各自在心里暗暗冷笑。据他们所知,李文军派人谈下来的地都几百公顷了。他这不是要做房地产项目,他这是要造城啊。

孔老爷子指了指孔予祯对李文军说:“我这个孙子不堪大用,你就带着他,让他帮你谈谈租地什么的。不用工资,免费用。”

李文军看了孔予祯一眼:不知道孔老爷子卖孔予祯之前,有没有跟孔予祯打过招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