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03章 刻不容缓(2/3)

敌烈统八部干吗?阻卜人干吗?只怕便连那些女真人,也不会同意吧!”

“耶律敏作为大辽的镇北王,此时此刻,总得为大辽分忧才是!”

“我会给他下一份旨意的!”萧绰道:“至少要让他把铁鹞子和步跋子牵制住,至于其它,估计他也无能为力。镇南王,耶律敏能把心有异志的乌古敌烈统八部以及摇摆不定的阻卜人给带走,让他们不会威胁到我们大辽后院,已经出力甚伟了。”

“太后所言极是!”耶律珍点了点头,如果耶律敏能让铁鹞子和步跋子不东进,那也勉强能满意了,西军其它的部族兵马,比起这两支军队来说,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一次南征的主帅,最终还是落在了耶律珍的手上。

这是一个各方面都能满意的结果。

接下来至少两年内,辽国的头等大事,便是南征,按着承天皇太后与耶律珍等人的算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两年时间,应该能解决一切。

如果两年还不能解决,那麻烦估计就要大条了。

因为大辽拖不起的。

数十万大军南下,人吃马嚼,不说别的因素,光是军费就足以让朝廷崩溃。而为了供应几十万军队的后勤,又要动员至少一倍于战斗人员的民夫。

两年之内,这些人基本就脱离了生产。

成了只消耗不产出。

相比较之下,本土作战,又立足于防守的南宋,可就游刃有余多了,更何况,现在看起来,南方在经济之上再一次又骑到了大辽的头上。

对于宋人赚钱的本事,辽国人只能再一次地甘拜下风。

哪怕太后这十几年来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大辽最基本的生产物资的自给,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与宋人那边比起来,始终是无法相提并论。

以前宋人再有钱,辽国也不怕。

宋人从来都没有把经济上的优势,转化为军事上的强势,反而有一种越有钱,越不经打的感觉。

但现在的江宁新宋,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

更多的钱,正在转化成更强悍的战斗力,更凌厉的武器,更多的战略物资的储备。

每每看到校事府传递地过来的相关的情报,耶律珍便有一种坐卧不安的感觉。

从而也更加地支持承天皇太后要在近两年之内与南宋决一雌雄的决定。

江宁新宋虽然现在偏居南方,但仍然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强劲的财力,再加上萧崇文这样一个主战而且能力超群能强力掌控住朝廷的人物,新宋的威胁正在一天比一天扩大。

每过一天,都会让新宋的战斗力再上升一分。

耶律隆绪陪着耶律珍坐在匠师坊的大街之上。

匠师坊是新建中京的时候,便刻意划出来的一个单独的区域,与其它坊区是完全隔绝开来的。当时在兴建这片坊区的时候,因为造价太大而且大辽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匠师从而还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因为大辽彼时真正有技术的匠师,大都掌握在贵族、世家或者部族手中,流落在外的少之又少。

但随着攻破东京,承天皇太后将大宋在东京的整个匠师营给一锅端了,尽数都带回到了中京,入驻了匠师坊。不仅如此,当时东京及其周边但凡有一星半点技术的宋人,无不被辽军给掳走,这些人连带家眷,超过近二十万人。

现在这些人,便生活在匠师坊中。

在这里头生活的匠人连同家眷,等闲是出不了这片坊区的。

这片坊区被分成了不同的区域,从事着不同的制造工作。

而武器甲胄的制作,又可算是匠师坊中的重中之重,处于最核心的区域。

这里,关乎着接下来数年时间往前线的武器甲胄的供应,耶律珍自然是最为关心的。

即便只是走在街道之上,耶律珍也能感到这里的温度,比外头要高出来不少,只是片刻之间,自己便已经汗出如浆。

而看那些棚屋里头的匠人,大都只穿一条短裤。

让耶律珍啧啧称奇的是,本来应当最怕热的胖子耶律隆绪,看起来居然比自己要好上不少。

“心情还是不好?”看着耶律隆绪拉长的脸,耶律珍笑道:“这件事情,伱可真怪不得太后了,你们选的人自己不谨,做出这等事来,还被抓了现行,堂堂大辽皇帝,安能受此等耻辱!”

“如果说这件事情背后没有太后的手脚,打死我都不信!”耶律隆绪闷闷地道:“太后终还是不想还政!”

“没有这个根儿,何来这个芽儿?”耶律珍道:“终究是萧瑟自己立身不谨,才能为人所趁。再者现在这个当口,我们大辽的确需要太后这样的人才能一手把控,皇帝,毕竟还只有十六岁。”

“有你作为南征统帅,我能有什么担心的!”

“你身为河北总督,对面是个什么情况你不知道?”耶律珍严肃地道:“这一次我们的作战,只怕比上一次破河北等地要难多了。睢县大败,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再轻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