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近乡情更怯(1/4)

有张天宇在,进山洞自然无人拦阻。在山洞里,何博士和马氏兄弟更清楚道路,走了不少弯,来到一个碎石堆前。

马氏兄弟上手开始清理碎石,龙武自然也跟着去搬石头,约莫有十多分钟的时间,露出一个洞来,马如龙拿火把钻进去,把里面照亮,张天宇看到里面空间很大,堆放着几十个大木箱子。

“总指挥。这是张学良从欧洲采购回来的机械。这几年张学良想更新武器,他看中了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的发展,要在奉天兵工厂生产这些武器,特意派人采购了这些最新设备,并请我回来,但是还没到家,奉天就丢了。马中尉把这些设备藏在这里,我们想去锦州找东北军,结果半路被鬼子俘虏了。”

真想不到,选中个基地,竟然还会有这么多宝藏。

“这里不仅仅有设备,还有一些西欧刚刚研制的新型武器,我和博士也带回来一部分。”马如虎很少说话,现在插言。

“真是太好了!”张天宇喜不自禁。

大家都钻进去了,马如虎打开一个箱子,拿出一把精致的冲锋枪说:“这是芬兰人莱迪刚刚研制的索米冲锋枪。”说着拉下枪栓,发出金属清脆的声音。

“索米冲锋枪是芬兰著名设计师拉赫迪研制成功一款冲锋枪,传统冲锋枪的枪栓跟随枪机来回运动,而索米的枪栓拉上以后就固定不动,使得枪膛封闭,就避免了杂物进入枪膛造成故障。拉赫迪的另一项发明是容弹71发的弹鼓,非常可靠耐用,士兵绝无卡壳的担忧。它射击的精准度也令人称赞,可以说,这是现在这个年代最优秀的冲锋枪,但它的造价过高,工序过于复杂,并不适合大量生产。战场需要的是可以大批量生产的杀人武器,而不是精益求精的艺术品。”张天宇如数家珍的点评令何博士等人目瞪口呆。

他们哪里知道,张天宇穿越以前是个军迷,对二战武器十分了解,二战时期,最好的冲锋枪莫过于索米冲锋枪了,后期苏联产的波波莎就是索米冲锋枪的一个翻版,但波波莎虽然外观粗糙,但皮实耐用,而且对加工的工艺要求不是太高,所以适合大批量生产,从而在战场上能广为应用,成就它的威名,而它的始祖索米却只因为精益求精在二战中出现很少,被人们记忆不多。

张天宇部队现在就需要能够量产的武器,从而使部队战斗力加强。这种意义上来讲,如波波莎之类更让张天宇动心。

马如虎又拿起一把步枪来介绍:“这是捷克产的zh-29半自动步枪,张学良曾订购150只,装备他的卫队。这次采购的设备也主要是生产这种步枪。”

张天宇微微点头:“半自动步枪极大提高了步兵的火力强度,在现在这个年代,将成为步兵步枪的主流。捷克产的zh-29半自动步枪制作精良,但是生产成本高且在恶劣环境下不可靠,并且应用了一些在现在看来是较为新潮的设计,比如双动扳机,要求使用者有较高的素质,因此很难受到欢迎。我到有个建议,何博士,能否在捷克半自动步枪基础上研制一种为自动装填子弹的半自动步枪,应该具有重量较轻、射击精度好、机构动作可靠等优点,适应远距离的狙击、伏击和袭扰的作战模式,并装有折叠式刺刀,可以进行白刃战。自动方式采用导气式活塞短行程,闭锁方式为枪机偏移式,实施单发击,用10发固定弹匣供弹,可以适应大批量工厂生产。如果这种步枪研制成功的话,将大大提高我军的战斗力。”

张天宇一席话,让何振中有醐醍灌顶的效果。他连连点头说好。

这几个人对张天宇刮目相看。

“另外,何博士,你们能否广开思路,研究一种既有轻机枪的精准射击,又可兼容重机枪的射击连续性,质量轻,适合单兵或班组作战的机枪。我建议可以采用麦德森机枪的某些原理,但不用弹匣供弹,采用链式供弹,这将大大提高步兵的突击能力。”

何博士点头,“张总说的有道理,一定,一定。”他看到自己以后发展目标。

“今天大年三十,晚宴就要开始了。我们去参加宴会,大家一起来辞旧迎新,为我们最终能赶走日本侵略者而努力奋斗吧!”

宴会在山洞里举行,除了必要的负责警卫安全的战士外,四千余人都在这巨大的山洞里共同举杯欢庆,气氛热烈至极。

谈笑风声,从容面对明天的生死,这正是张天宇提倡的乐观主义精神。

大年初一,张天宇从昨夜醉酒中还没有清醒过来,何博士就拉着梁永生来敲他的门,他们要求马上能安置机器设备准备生产。

张天宇为他们的积极热情而感动。当即吩咐由工兵连来安装设备,由何博士和梁永生全权负责技术方面的问题,以便尽快能开工。

这次张天宇得到的设备有一套子弹生产设备,一套半自动步枪生产设备,一套冲锋枪生产设备。由于现在部队实力还是比较弱,张天宇特意嘱咐安排,把兵工厂的建立作为第一项绝密工程来对待,就是部队之内没有关联的人,也绝不许知道。警卫任务交给了警卫连。

设备安装所差的第一个困难是没有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