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06章 橡胶园(2/3)

“那看来我得尽快给橡胶多找几种运用场景了,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勋贵去南洋种植橡胶。

要不然大家就以为蒸汽机上可以使用橡胶作为密封件,就没有什么动力去折腾橡胶种植了。”

赵小二心中,立马就觉得自己应该加快橡胶研究的进度了。

哪怕只是先拿出一些不成熟的作品出来,也是可以的。

到时候办一个展览会,让大家见识一下橡胶的用途,应该会很有效果。

看来,自己零零七的日子,还要继续啊。

……

当长安城才刚刚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南洋这里已经炎热异常。

尉迟环穿着一件短裤短褂,很是随意的跟朱铜站在一片空旷的土地面前。

“尉迟郎君,蒲罗中这里的气候非常炎热,跟那些海员描述的南美洲的气候应该是非常相似的。

并且,从地球仪上来看,两者应该都是出于差不多的一个纬度上面。

所以楚王殿下说,在蒲罗中四周先尝试种植橡胶树,我是完全赞同的。”

朱铜黝黑的脸庞上,满是自信。

作为大唐首屈一指的气象专家,他有这种自信。

“楚王殿下也真是的,我原本只是提议先种植一个几百亩,看看到底能不能种活,但是他偏偏要让我一口气把所有拿回来的橡胶种子和幼苗都给利用起来。

这么一来,至少就需要五千亩的土地才能种下这么多的橡胶树了。”

尉迟环每天都会看《大唐日报》。

虽然从长安城到蒲罗中,这些报纸的消息已经过时了。

但是这仍然是蒲罗中的官员、商家了解长安城动向的嘴便捷方式。

蒸汽机上使用了橡胶制作的零件作为密封件,这在报纸上也是专门的报道过的。

也有一些报纸曾经报道过有些船队单纯的依靠从南美洲运输橡胶回长安城,就发了大财的消息。

所以橡胶有使用价值,售价还比较高,这些信息尉迟环都是知道的。

可如今李宽希望尉迟家把整个家族的发展重心都转移到橡胶种植上面,他就不完全同意了。

主要是他不觉得大唐需要那么多的橡胶啊。

今年种植第一批五千亩的橡胶园,明年指不定就会有五万亩的橡胶种子会被人从南美洲带回来,到时候他们尉迟家全部都要把它们种植到地里面吗?

按照树木的生长速度,这橡胶种子要变成可以收割橡胶的橡胶树,没有个几年功夫,根本就不可能。

这就意味着尉迟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种植橡胶树,但是却是看不到一点收益。

哪怕是这些年尉迟家挣了不少钱,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

虽然南洋这边的土地就跟白送一样,几乎不要钱。

但是把土地上面原本的树木砍伐干净,腾出空间来种植橡胶树,这都是要耗费大量人工的。

偏偏大唐各地,现在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人手紧缺的场景。

长安城的一名最普通帮工,工钱都已经上涨到了每个月三百文钱。

稍微有点本领的帮工,一个月的工钱去到一贯钱,那是很正常的。

像是四级工以上的帮工,工钱更是已经上涨到一个月五贯钱。

哪怕是尉迟家全部购买奴仆去搞橡胶树种子,购买奴仆的钱财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难怪尉迟环心中会有纠结。

“尉迟郎君,您跟在楚王殿下身边做事,已经有十几年了吧?这么多年以来,楚王殿下判断的事情,什么时候出过错?

跟楚王殿下做事,什么时候吃过亏?既然楚王殿下支持尉迟家大力种植橡胶树,那我觉得尉迟家放手一搏,尽可能的扩大橡胶树的种植规模,那就对了。

等到长安城其他勋贵反应过来的时候,估计橡胶树种子的价格就要上一个台阶了。”

朱铜现在对李宽有一种盲目的自信。

事实上,楚王府的相关产业里头,有许多人心中都有这种自信。

“你说的也有道理。当初程家跟房家在广州大量种子甘蔗的时候,据说也很有疑问。我阿耶当时就不敢大规模的种植,结果就错过了最佳时期了。

这一次橡胶树的种植,我们尉迟家不能再错过了。”

尉迟环也不是真的不想种植橡胶树,只不过心中有些担忧,想要找个人分享。

现在朱铜这么一说,他很快就不焦虑了。

……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特别是像是橡胶种植这样必须在光天化日之下完成的事情。

就在尉迟环在蒲罗中附近大规模的开垦土地,种植橡胶苗的时候,有心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大力,这一次出海我们每个人都挣了一千多贯钱,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象的数字。

现在回到长安城,直接买一处院子,开个小杂货铺子,这辈子也能过得很安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