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72章 正式运营(2/3)

觉得,历史上李治之后的江山被武媚娘夺取了,觉得这个皇帝很无能。

其实不是的,认真看一看历史,就知道李治在位的时候,大唐的发展一点也不会比李世民在位的时候慢。

他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控朝政,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按照你这个说法,到时候大家岂不是抢着想去修建铁路?那大唐股票交易所里面,大唐铁路的股票怎么会跌的那么惨?据说市值已经比大唐铁路的实际价值都要低了,都快成为大家的笑话了。”

李世民桌面上就有一版最新的《经济日报》。

这一份刚刚面世就受到了许多人推崇的报纸,李世民自然也有关注。

在上面,每天都可以看到大唐股票交易所和大唐交易中心,以及东西两市上面的各种各样消息。

与此同时,还有专门的人员撰写评论员文章,对一些事情发表看法。

大唐铁路现在是什么局面,《经济日报》上面也写的很清楚。

“父皇,不是每个人都能看的那么远的,再加上明作铁路这段时间频繁发出的不利新闻,打击了大家对铁路的信心。

还有一点,他们的顾虑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大唐铁路计算修建更多的铁路,但是不是每条铁路都能跟明作铁路那样业务繁忙的。

举个例子,如果修建凉州到肃州的铁路,那么它还能以这么高的频率运行铁路吗?到时候的收入,肯定是远远不如明作铁路的。

所以几年以后,只会出现热门线路上的铁路,大家抢着修建,但是冷门线路上的铁路,却是没有人愿意出钱修建。”

李治的这个分析非常的到位。

如果按照市场规律去运行,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这可不行啊,总不能到时候热门地区之间有好几条线路,然后搞的大家都没有什么钱挣了。而冷门的地区之间,却是一直没有办法修通铁路。”

李治这么一说明,李世民倒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父皇,商人都是追逐利润的,如果纯商业化的运行,这几乎是必然会出现的结局。所以儿臣支持朝廷设立铁路局,统一审核铁路的修建计划,并且协调各条铁路之间的运营。

要不然,到时候哪怕是大唐已经修建了许多铁路,但是从一家的铁路经过另外一家铁路的时候,还需要下来重新买票,那就非常麻烦了。”

“朕明白了!后天明作铁路的正式运营,雉奴你跟朕一起参加,体验一下我们大唐正式商业化运营的第一趟铁路。”

……

“杨御史,跟你猜测的一样,所以弹劾楚王殿下和警察总署的奏折,都被留中了。”

今天的作坊城火车站,彩旗飘飘,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令狐无疆和杨本满自然也要过来凑一下热闹。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陛下怎么可能为了一帮胡人去责罚楚王殿下呢?再说了,人家警察总署也说的很清楚了,吐蕃国人阴谋刺杀楚王殿下,人家也有口供在手,你让其他人说什么?难道大唐的亲王就这么廉价,想要刺杀就可以刺杀的吗?

你没看这一次的弹劾奏折,虽然看起来很激烈,但是在朝中引起的反响其实并不大。不说房相、萧相他们没有支持,就连一直跟楚王殿下不对付的长孙司空和高尚书,都没有发话呢。

至于那些武将们,就更是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吐蕃国的事情而支持弹劾楚王殿下。”

杨本满的段位现在是越来越高了。

对官位没有特别高的追去之后,他看朝堂上面的许多事情,反而看的更加透彻。

不管是楚王党跟长孙党的斗争,还是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

亦或是宗室和世家之间的冲突,寒门的崛起……

所有事情的背后,杨本满都能找到一条规律出来,也能大体上看清这些人的想法。

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那倒也是!孔颖达他们折腾了几天之后,似乎也慢慢的消停下来了。如今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转移到了明作铁路的正式运营上面去了。

虽然作坊城这几年的发展很快,但是长安城里还是居住了大量的人口,这两个区域之间的人员往来需求是非常频发的。

如今明作铁路的车票只需要两唐元,着实谈不上贵,估计不少人今后都会考虑住在长安城,然后去作坊城干活;或者反过来住在作坊城,去到长安城里做事呢。”

令狐无疆对自己在作坊城购买的房子,突然多了几分信心。

按照这个势头,哪怕是不能继续上涨,至少是不用担心会下跌的。

“两唐元的票价,绝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哪怕是公共马车,也不过是相同的价格水平。但是两者的舒适程度和时间成本,是完全不同的。听说陛下今天也会亲自来参加试运行,铁路沿线已经有许多千牛卫的巡逻了。”

明作铁路发生过一次脱轨的事故,虽然原因已经查清楚了,铁路也修复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