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三十七章:生死追击(3/4)

在距离,皆因双方距离有所拉近!

除以上能清晰察觉的大脑于视野外,事实上还有一个因距离拉近而愈发增幅的异状,一个因黑暗遮蔽而难以察觉的骇人画面:

滴答,滴答,滴答……

鼻腔血液流淌不休,左右鼻孔共同喷涌,鲜血如两条断了线的珍珠项链般频繁滴落,距离越远流血越少,距离越近流血越多,短短片刻间,鼻血就已经覆盖嘴巴沾满下巴,继而以水珠方式不停滴落于脚下地面!

“呜!”

许是失血较多最终对身体产生影响,加之距离拉近眩晕加深,惊骇期间,陈逍遥身体摇晃呻吟再生,是的,他现已明白过来,明白他那所谓的敏捷优势在对方眼里完全就是自寻死路,对方敏捷在他之上,想凭借此法摆脱追击纯属痴人说梦,俨然成为了一个不切实际虚拟幻想。

既然现实如此,接下来该做什么?答案可想而知……

“呀啊啊啊啊啊!”

为了尽可能减弱眩晕模糊,陈道士开始发飙,开始亡羊补牢,在瞬间放弃身法策略的同时恢复为早先直线冲锋,边呐喊嘶吼边死命加速,希望能凭借短暂爆发将原本略有拉近的距离再次恢复为百米开外,没有错,有了刚刚遭遇,陈逍遥发现了很多,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声音源对人类有效影响距离应该在百米上下,超过百米影响轻微,低于百米影响加大,这意味着什么?很简单,意味着自己如不想死,那么他就必须不惜代价始终将双方距离保持在百米开外,当然以上这些仅仅只是避免影响的办法,至于真正逃走摆脱追击?那可就当真毫无办法了,至少目前没有办法。

且值得一提的是,逃跑过程中,陈逍遥还特意做了个实验。

就在刚刚,也就是之前因距离缩短而眩晕加重刹那间,他曾下意识抬起双手捂住耳朵。

动作奇快,意图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即可解释:

既然大脑眩晕和视野模糊统统来源于耳旁杂音,干脆捂住耳朵不就行了吗?

的确,陈逍遥想法没错,他的举止动作也确实符合科学依据,正如以上所描述的那样,声音源不是有能力通过释放杂音影响我吗?那我就直接捂上耳朵好了,只要屏蔽了耳朵这个人体唯一声音接受器官,届时我看你还能把我怎么样!?

结果,他失败了,关键在于陈道士对杂音理解错误,或者说杂音并非是单纯声音,而是类似于某种无线电传输的信号机制!可以想象,在那种能直接穿透生物躯体乃至直接影响到生物大脑的电波面前,单纯捂耳没有意义,简直和掩耳盗铃毫无区别!

于是乎……

陈逍遥傻眼了,茫然了,在捂住耳朵依旧眩晕的残酷现实下几近崩溃,他当然搞不懂无线电原理,所以他只能怀揣惊骇继续跑路,以最初定下的方式暴发潜能疯狂急奔,试图重新将距离拉开到百米以外。

这次陈逍遥倒是成功了,强行将距离拉伸至百米开外,甚至一口气拉到比一开始还要稍远的150米间距,随着双方距离拉伸至150米,眩晕感几近消失,眼中金星同样不存,连同那不断流淌的鼻血也奇迹般彻底止住,表面上看无疑算是个好像,然陈逍遥却一丁点高兴不起来,青年自家人知自家事,其实刚刚他强行拉开的距离是有代价的,代价是什么?代价恰恰是牺牲了奔跑时长!是通过消耗大量体能所换取的距离拉大,举个简单例子,如果陈逍遥刚刚未爆发潜能拼命加速,以其现有体力,他大概能急奔10分钟左右,可也正是由于刚刚铆足力气中途加速,他的体能有所衰减,导致原本能维持10分钟的他如今只剩下不足5分钟残余体能!

在意识到情况不妙后,不出所料,陈逍遥焦躁增加,继而首次在奔跑期间运转大脑琢磨对策,他试图寻找应对办法,打算在体能耗尽前彻底甩掉那紧追不休的可怕存在,说实话,陈逍遥很不简单,不谈别的,单说能在仓惶逃跑中一心两用思考对策就足以证明陈道士镇定程度远超常人,至少不输于何飞或赵平两者任何一个,然而遗憾的是……

他想不到办法,找不到生路,奔跑期间无论他如何绞尽脑汁如何分析琢磨,摆在面前的永远是死路绝境,除非……

.

俗话说狗急跳墙,人急拼命,思前想后琢磨半天,当确认找不出逃生方法后,陈道士急了,最终认清了现实,现实是什么?现实是于其等到体能耗尽最终被抓,还不如趁自己仍有部分体能的情况下冒险一搏,搏他个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注意,这里所指的搏命可不是想象中那样回身应战强行死磕,很明显,由于深知声音源能导致人眩晕昏迷之故,所以陈逍遥根本不敢接近对方,而是打算远距离执行拖延策略,利用近期从《道法自然》中所学道术限制危险,最好让对方停止移动,只有这样,自己才有逃跑希望。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指在决定和的对抗前首先要了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